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

声音开关

语速

放大

缩小

鼠标样式

大字幕

重置

退出服务

孙永生:用双手触摸“光明”

稿件来源:华兴时报 发布时间: 2025-09-01 字体: [][][]

10.jpg

孙永生为顾客按摩。

  日前,记者走进位于银川市阅彩城商圈的“静心按摩店”,店主孙永生正用手指轻轻触摸着笔记本,确认当天的预约安排。妻子陈燕将毛巾叠放得整整齐齐,两人默契配合成为一天里最寻常的开端。谁能想到,这对夫妻一个先天性失明,一个为爱学艺,在命运的重重打击下,用双手“按”出了人生的一片光明。

  艰难求索寻找生命“微光”

  1982年,孙永生出生在盐池县青山乡郝记台村一个农民家庭,因视网膜发育不良,他先天性失明。面对残酷现实,朴实的父母没有放弃,从孙永生3岁起,就带着他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。

  “那时候农村到县城没通路,我们就徒步走到县城坐车。”孙永生回忆道,从盐池到银川每天只有两趟班车,4.5元的车费都要到处凑。在医院看病时对流程不熟悉,往往要耽误一天,有时候赶不回去只能与父亲住在多人宿舍里,这样日夜兼程“赶路”求医的日子,他和父亲坚持了整整5年。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,孙永生的视力有了一丝好转,他逐渐能分辨出白天和黑夜,能在光线下追随人影走路。

  1993年,孙永生来到宁夏盲校求学,学习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盲文,逐渐掌握了由凹凸圆点组成的文字,并接受了系统教育。5年后,他考上兰州特殊中等教育学院学习针灸推拿。每个月200元的生活费要精打细算,支撑上学中的所有费用,这也锻炼了他独立自强的性格。

  喜结良伴再次遭遇命运打击

  毕业后,孙永生在银川福田盲人按摩店开启了职业生涯,在那里他与收银员陈燕因工作结缘,通过工作交流慢慢增强了对彼此的了解和好感,两个心灵相通的人走到一起,于2002年步入婚姻殿堂。

  婚后,孙永生和妻子相互依靠、打拼事业,不仅为卫校、护校的学员开展保健按摩培训,还先后到北京、上海边打工边学习按摩技术。2009年,两人在银川开了一家夫妻按摩店,无数个深夜,店里的灯光见证着他们反复练习按摩手法的身影,只为给顾客带来更专业的体验。凭借着踏实与勤奋,小店渐渐积累起稳定的客源,生意也有了起色。

  然而,命运的考验总在不经意间降临。2013年,他们6岁的儿子因高烧引发神经性耳聋。夫妻俩带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,最终得知佩戴助听器是唯一的办法,而一个助听器要3万多元,对这个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。“助听器使用年限是8年到10年,为了孩子,我们必须更拼。”孙永生的话语里透着无奈,更藏着不屈。

  扎根商圈匠心育“静心”

  2020年,在辗转打拼数年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,孙永生发现银川阅彩城区域地理位置优越、人流量大,是开设按摩店的理想之地。在亲朋的帮助下,他和妻子创办了“静心按摩店”。

  开店初期,资金短缺、人手不足等难题接踵而至,孙永生始终将提升技能与服务放在经营按摩店的首位。他推出线上居家按摩服务,通过视频通话细致了解顾客需求,精准派遣技师上门服务,同时建立微信群,分享日常健康知识与按摩技巧,在互动中积累顾客的信任,让“静心按摩店”的吸引力越来越强。

  从创业初期的步履维艰到如今的稳步前行,孙永生的奋斗里,有坚守,更有来自社会的温暖托举。近年来,金凤区残联通过惠残政策支持着按摩店的发展,为店里3名按摩师申请残疾人灵活就业补贴,让他们有了稳定保障。去年,在金凤区残联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孙永生对按摩店进行规范化改造,顺利通过银川市盲人按摩机构“六统一”规范化试点建设验收,并获得3万元补贴资金,为店铺升级增添了动力。

  一路创业打拼,孙永生感到温暖的力量从未缺席。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带动更多残疾人更好实现就业,用双手创造温暖和幸福,让生活拥有更多期待。(记者 李莹 文/图)

友情链接

版权所有: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
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67号   许可证号宁ICP备15001741号-1
地址: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昌东路208号   电话:0951-5668813
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: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(宁夏新闻网)